读《尼希米记》有感 (四)

  联手重建“属灵城墙”(续)

三、反思

1、避免过分抬高人

就尼希米本人而论,在宗教或侍奉层面上,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职分。他不是祭祀,不是文士,也不是先知。他只是一个普通信徒。但蒙神恩典、赐福得以在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墙的事工中有份,蒙纪念。

在许多场合,我们有时可能会发现尼希米被过分地抬高,被描述成一个英雄、一个精明的管理者等,这都是我们以我们的眼光或心理去看/理解/学习尼西米记,而不是以尼希米的心理去学习尼希米记。这就往往使我们忽略了“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2:8,18)。四章讲述了参巴拉联合四围的外帮人,准备攻打耶路撒冷。根据描述,情况可以说是万分危急。可是,15节说:敌人听见我们知道他们的心意。根据12节所讲,仇敌并没有刻意隐瞒他们要攻打耶路撒冷的心意。结果是“他们就不来了”。在此完全有理由相信,要不是“神破坏他们的计谋”,他们一定会攻打耶路撒冷,尼希米恐难在52天完成建造的大工。事实上,尼希米记已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们的神”,而不是尼希米“卓越的领导才能”。这一点四围的外邦人都清楚,所以他们才惧怕。

我们许多人可能都有海天书楼出版的‘启导本’版本的《圣经》。在其2006年修订的普及版版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以赛亚先知的话,出现在书前面的参考资料‘先知职事’部分(北国败亡后)

        从他先知敏锐的眼光,已经觉察犹大也有败亡的趋向。所以他急切地大声疾呼,力挽狂澜,而且明确地指出救恩之道。

 我们都知道,先知是神话语的出口,或称作神的代言人。他所说的话或讲的预言,都是神的灵感动他所说出来的。不是出于先知本人‘敏锐’的眼光。他的确急切地大声疾呼,因为他深信神的话是不会落空的。但是,先知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要不是神向他指明,他是不可能知道神的“救恩之道”的。

马利亚被拣选成就了主耶稣道成肉身地大事,并不意味着她比其她女子能力/本领更大。挪亚造了方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优秀的造船工程师;尼希米也是如此。他们都是神所使用的器皿。到此,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如果神拣选我,我也能完成修造城墙的大工”。本人完全同意。但问题是神为什么没有拣选“我”呢?
从这一个角度看,尼希米又是伟大的,因为神拣选了他。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创世纪第六章说,在上古时代,人终日所思的尽都是恶,只有挪亚是个义人,在当时的时代是个完全人。所以他蒙神垂爱拣选,他和他得全家在洪水的日子才得以存活; 亚伯拉罕蒙神呼召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创12:1)的时候,还不知道到哪里去(希11),可他还是照着耶和华的吩咐出去了(创12:4)。他因着信(希11:17)和对神的敬畏(创22:12),将他年老时所盼望得来的独生子以撒献于祭坛上(创22)。为了救回他的侄子罗得(创14),亚伯拉罕率领家丁杀败以栏王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其余四王,夺回了被他们所掳去的一切财物和人口(其中有罗得),面对所多玛王的财物,“亚伯兰(亚伯拉罕)对所多玛王说:“我已经向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耶和华起誓,凡是你的东西,就是一根线、一根鞋带,都不拿,免得你说:使亚伯兰富足。”(创14:22-23) 亚伯拉罕处处以神得荣耀为自己的准则。所以才得神‘大大的赏赐’(创15:1)。摩西自幼被埃及公主所收养,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徒7:22),他虽贵为埃及王子,却因着信他列祖敬奉的耶和华神,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 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来11:24-25)。他曾设法有自己的方法去帮助/拯救以色列人(出2:12),可落得流亡旷野40年。他因着信,恒心忍耐40年的,成为世上最谦和的人(民12:2),因此也蒙耶和华神特别垂爱,胜过一切先知和君王(民12:6-8)。圣经中有很多这样被神特别拣选的人物。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完全的顺服、信靠、敬畏神。尼希米也是其中的一个。不知道你现在是否明白神为什么没有拣选“我”而拣选了尼希米。

2、尼希米的祷告

       尼希米记中总共提到11次祷告,一次没有记载内容(2:4b),其余10次记载了祷告内容;一次是祭祀代以色列人的认罪祷告(九章),其余9次为尼希米的祷告。一次为认罪和祈求的祷告(1:5-10);一次是祈求的祷告(6:14);两次是对参巴拉一伙控诉的祷告(4:4-5;6:14);其余5次都是求神纪念的祷告(5:19;13:14,22b,29,31b)。所有祷告中,没有请求赦免的言辞。六章14节提到了“女先知挪亚底和其余的先知,都叫我惧怕...”仍然是求神纪念他们所行的这些事。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尼希米做事是以神是否纪念或施恩为准则,而不是以百姓的喜好为标准。另外每一个祷告都对应着一个具体的事件,祷告的内容犹如对事件的评论。功是功,过是过。界线明确,就好像新耶路撒冷的城墙把洁净与不洁净的全然分开。

3、一个领袖的典范

1)神律例的守卫者(5章6-13节,13章)

尼希米被神拣选,作为一个领导者,率领以色列人,重建被毁的城墙,重塑神选民的生命。不但教导百姓明白神的律法,而且督导他们遵行,对于有悖于神律法的行为,尼希米总是严词谴责,毫不留情,彻底更正。确实一个神律法的守卫者。

城墙重建中期,我们看到(5章),富裕的人违背神的律例典章不向自己贫穷的弟兄伸出援手,而且趁火打劫向他们的弟兄取利,以致影响到建造大工的进行。这就好比,有一个兄弟星期天去教会去崇拜,路上遇到牧师也去同一教会去讲道,可是牧师的车子出了问题,无法按时到达教会。这位兄弟也知道,牧师不能迟到;他也知道他可以帮助牧师。这本是这位兄弟蒙神祝福的机会,可他不要。他反而利用这机会去讹诈牧师,要求牧师付他30元钱(也许他的成本只有3元钱)。因为他知道牧师别无选择,要么付30元钱,要么不能按时去讲道。牧师当然想按时到达,可是无力支付30元钱,只能是不能按时去讲道。尼希米记中提到的那些穷乏的人,就是这个处于困境中的牧师,他们“无力拯救”,只能是“不能建造城墙”。尼希米自然是“甚发怒”,开会指责他们所行的不善,不敬畏神,受外邦人讥笑,使神的荣耀受损。圣经讲:他们“无话可答”,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所行是恶。尼希米劝他们改掉他们的恶,将田产、所取得利息都归还穷乏的弟兄。感谢神,他们不只‘悔了’,而且也‘改了’,随后尼希米又让他们起誓,并警戒他们不可再犯。如果你是一个富裕的弟兄/姊妹,你会像那些毫无怜悯的“贵胄、官长”吗?如果你是教会的牧者、长老,面对此行为,你当如何呢?

尼希米记十三章中另记述了5个类似的情况和尼希米的应对。望大家思考。
(1)、我甚恼怒,就把多比雅的一切家具从屋里都抛出去。吩咐人洁净这屋子,逐将神殿的器皿和素祭乳香又搬进去。(13:8-9)
(2)、我就斥责官长说:“为何离弃神的殿呢?”我便招聚利未人,使他们照旧供职。(13:11)
(3)、我就斥责犹大的贵胄说:“你们怎样行这恶事,犯了安息日呢?(13:17)具体的改正行动记在 13:19-22. 
  • 13:19 在安息日的前一日,耶路撒冷城門有黑影的時候,我就吩咐人將門關鎖,不過安息日不准開放。我又派我幾個僕人管理城門,免得有人在安息日擔甚麼擔子進城。
  • 13:20 於是商人和販賣各樣貨物的,一兩次住宿在耶路撒冷城外。
  • 13:21 我就警戒他們說:「你們為何在城外住宿呢?若再這樣,我必下手拿辦你們。」從此以後,他們在安息日不再來了。
  • 13:22 我吩咐利未人潔淨自己,來守城門,使安息日為聖。我的 神啊,求你因這事記念我,照你的大慈愛憐恤我。
(4)、我就斥責他們,咒詛他們,打了他們幾個人,拔下他們的頭髮,叫他們指著 神起誓,必不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外邦人的兒子,也不為自己和兒子娶他們的女兒。(13:25)
(5)、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孫子、耶何耶大的一個兒子是和倫人參巴拉的女婿,我就從我這裡把他趕出去。(13:28)

城墙修建完毕了,怎么做好城内的修造和重整呢?按照什么标准、样式去修造呢?教堂建好了,按照什么标准、样式去建造每一个信徒的生命呢?
       
2)敬畏神的楷模(5章 )

五章中我们看到,尼希米12年之久没有拿省长的俸禄,因为尼希米敬畏神。乍看起来,很难把‘敬畏神’与‘不拿俸禄’联系在一起。好像拿了俸禄就不敬畏神似的。十三章10节说“我(尼希米)见利未人所当得的份无人供给他们......我就斥责官长......”。显然尼希米是要确保利未人拿到他们当得的“俸禄”。难道尼希米是让利未人不敬畏神吗?当然不是。所以,那不拿俸禄与敬畏神并无直接的关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施瓦辛格,在他6 年的任期内,他也没有拿州长的俸禄;纽约市长布隆博格也没有拿他该拿的俸禄,他们都是为了被选上。美国有一个比较贫穷的县,县长所拿的俸禄被发现比总统还多,后来他宣布,在他任期其余的时间,不要任何俸禄。他们都是不拿俸禄,但原因各不相同。尼希米的原因是“敬畏神”。它与不拿俸禄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百姓的生活境况。五章1-4节给出了一幅“赤贫”的生活境况;儿女已为人仆俾,田产已归了别人,借钱纳税。这应是城墙修造至一半高的时候,尼希米所得知的情况。五章15节讲:以前的省长,加重百姓的担子,他们的仆人也辖制百姓。这节经文告诉我们,当时的百姓并不是衣食无忧,而是有生活的担子。以前的省长并不是设法减轻百姓的生活负担,而是只顾自己享乐,反而加重百姓的负担。总之,百姓的生活是处在贫穷的境况之中。
         任何时期,都会有贫富差异,那么神的律法又是如何讲述这些贫穷的人群呢。

          A、富裕的人必须帮补穷乏的弟兄

申命记十五章7-11节说:“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無論那一座城裡,你弟兄中若有一個窮人,你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你窮乏的弟兄。總要向他鬆開手,照他所缺乏的借給他,補他的不足。你要謹慎,不可心裡起惡念,說:『第七年的豁免年快到了』,你便惡眼看你窮乏的弟兄,甚麼都不給他,以致他因你求告耶和華,罪便歸於你了。你總要給他,給他的時候心裡不可愁煩;因耶和華─你的 神必在你這一切所行的,並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賜福與你。原來那地上的窮人永不斷絕;所以我吩咐你說:‘總要向你地上困苦窮乏的弟兄鬆開手’”。

            B、不能向弟兄取利。

出22:25 “ 我民众有贫穷人与你同住,你若借钱给他,不可如放债的向他取利”。
利25:35-37 “你的弟兄在你那裡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與你同住。你借錢給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也不可向他多要”。
申23:19-20 “你借給你弟兄的,或是錢財或是糧食,無論甚麼可生利的物,都不可取利。借給外邦人可以取利,只是借給你弟兄不可取利。這樣,耶和華你神必在你所去得為業的地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

         C、豁免年(每七年一次)的时候,一切借贷债务全部豁免

申15:1-3 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豁免的定例乃是这样:凡债主要把所借给邻舍的豁免了,不可向邻舍和兄弟追讨,因为耶和华的豁免年已经宣告了。若借给外帮人,你可以向他追讨;但借给你弟兄,无论是什么,你要松手豁免了。

利未记二十五章36节把这种帮补兄弟的行为定位在是否“敬畏神”的高度。所以,尼希米才说:“我因敬畏神,不这样行”。他不但奉献出自己作省长的俸禄,而且还借粮食、银钱给穷乏的弟兄,就是他的仆人也如此行。足见有什么样的家主,就会有什么样的仆人。有什么样的老子,也会带出什么样的儿子。尼希米为他的仆人树立了敬畏神的榜样,也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约翰一书三章17节说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可以看出“帮补穷乏的弟兄”与“爱神的心”是密切相关。

所以,爱神就当敬畏神,敬畏神就当遵守神的律例典章,那是一个行动的表示,不单单是心中的意念。如果我们再看看约书亚记22章5节,就更清楚一些。(约22:5 是在以色列人分完地业后,约书亚吩咐住约旦河东两个半支派的话:“只要切切地谨慎遵行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你们的诫命律法,爱耶和华你们的神,行他一切的道,守他的诫命,专靠他,尽心尽性侍奉他。”尼希米修完了城墙,派定了管理的人,将十分之一的人迁入城中,人该做什么呢?教堂建好了,团契也有了,地点也选定了,人该如何呢?自然是要问问约书亚了。)

3)信靠神的楷模(4章)

 城墙高至一半,仇敌恼羞成怒,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形势十分危急,这一点我们前面有过分析。面对强敌,尼希米当然也做好了切实防范,同时也告诉以色列人“不要怕他们,当纪念主是大而可畏”因为他相信“我们的神必为我们争战”。二章末了,面对参巴拉一伙的蔑视,尼希米回答他们说:“天上的神必使我们亨通,我们作他仆人的,要起来建造,你们却在耶路撒冷无份、无权、无纪念”。尼希米虽然是以犹大省长的身份莅临耶路撒冷,但毕竟是初来乍到。他所面临的困境是内外夹击。外有以参巴拉为代表的强敌,内有犹太的贵胄和官长们,而且他们多有来往,彼此认可。尼希米的到来已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罪中之乐’。虽然如此,但很难看出尼希米有什么担心和害怕的心理,相反是他的凛然豪气。除了它本身敬虔生命外,他的“豪气”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在生命经历中学到的。二章2节讲“于是我甚惧怕”。尼希米蒙神选招,重建城墙,前面讲过尼希米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有一件事他无能为力,所以,他求神为他开路“使你仆人现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因为尼希米知道,要回耶路撒冷,它必须得王的准许。这个王就是他必须面对的一座大山,他自己无能为力,只能“望山兴叹”。四个月之久,愁容难淹,以至于在王的酒宴上也难“强颜欢笑”,露出了愁容,被王发现。这显然不是尼希米有意设计的,所以他“甚惧怕”。因为那个愁容可能会要了他的命。在这个紧急时刻,他又求告神。二章4节说:“于是,我默祷天上的神”,我猜想,他因为“甚惧怕”而忘记了他是如何祷告的,所以才没有记录祷告的内容(只是猜想)。可就是这个他不想有的“愁容”使他有机会完成了神的事工。过程和结果都记载在第二章。我相信,这个结果是尼希米始料未及的。所以他明白了都“是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对于一个敬畏神,有着敬虔的生命的人,他自然会有更坚强的信心。他的“你们却在耶路撒冷无份、无权、无纪念”的回答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后面章节中我们看到尼希米对神的信心,对神的信靠,都成为我们后来人的榜样。

愿神祝福大家!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从彼得三次不认主,看我们的属灵光景

读《尼希米记》有感 (一)联手重建“属灵城墙”

“离世与主同在,好得无比”分享-----亲人离世的悲伤之情 ------- 与基督徒兄弟姊妹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