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希米记》有感 (四)
联手重建“属灵城墙”(续) 三、反思 1、避免过分抬高人 就尼希米本人而论,在宗教或侍奉层面上,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职分。他不是祭祀,不是文士,也不是先知。他只是一个普通信徒。但蒙神恩典、赐福得以在重新建造耶路撒冷城墙的事工中有份,蒙纪念。 在许多场合,我们有时可能会发现尼希米被过分地抬高,被描述成一个英雄、一个精明的管理者等,这都是我们以我们的眼光或心理去看/理解/学习尼西米记,而不是以尼希米的心理去学习尼希米记。这就往往使我们忽略了“ 我神施恩的手帮助我”(2:8,18)。 四章讲述了参巴拉联合四围的外帮人,准备攻打耶路撒冷。根据描述,情况可以说是万分危急。可是,15节说:敌人听见我们知道他们的心意。根据12节所讲,仇敌并没有刻意隐瞒他们要攻打耶路撒冷的心意。结果是“他们就不来了”。在此完全有理由相信,要不是“神破坏他们的计谋”,他们一定会攻打耶路撒冷,尼希米恐难在52天完成建造的大工。事实上,尼希米记已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们的神”,而不是尼希米“卓越的领导才能”。这一点四围的外邦人都清楚,所以他们才惧怕。 我们许多人可能都有海天书楼出版的‘启导本’版本的《圣经》。在其2006年修订的普及版版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以赛亚先知的话,出现在书前面的参考资料‘先知职事’部分(北国败亡后) 从他先知敏锐的眼光,已经觉察犹大也有败亡的趋向。所以他急切地大声疾呼,力挽狂澜,而且明确地指出救恩之道。 我们都知道,先知是神话语的出口,或称作神的代言人。他所说的话或讲的预言,都是神的灵感动他所说出来的。不是出于先知本人‘敏锐’的眼光。他的确急切地大声疾呼,因为他深信神的话是不会落空的。但是,先知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要不是神向他指明,他是不可能知道神的“救恩之道”的。 马利亚被拣选成就了主耶稣道成肉身地大事,并不意味着她比其她女子能力/本领更大。挪亚造了方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一个优秀的造船工程师;尼希米也是如此。他们都是神所使用的器皿。到此,有些人也许会认为“如果神拣选我,我也能完成修造城墙的大工”。本人完全同意。但问题是神为什么没有拣选“我”呢? 从这一个角度看,尼希米又是伟大的,因为神拣选了他。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创...